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改變世界的六個翻譯錯誤

在這個瘋狂變小的世界,閃速精準的翻譯越來越重要了。為了突出它的困難性,我們用「谷歌」翻譯將本文開篇第一句從英語翻譯成泰語,然後泰語轉俄語,俄語轉日語,將日語再翻回英語,結果成了:為了轉變世界快速傾倒變得越來越重要,閃電也瞭解實際。

這句翻譯很令人無語吧!但和下文這些左右時局的翻譯錯誤相比,簡直小巫見大巫了。

No. 6 少翻一個「i」,「火星人」到來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學家Giovanni Schiaparelli報告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火星上有「運河」("canali," or canals)。因為「運河」有人工建造的含義,這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紛紛猜測,可能是早已滅絕的火星人用這些運河灌溉他們的莊稼。

另一個普遍的誤譯是:火星被運河覆蓋。

但引發火星人熱潮的不是Schiaparelli。天文學家Percival Lowell拜讀過Schiaparelli的作品後,出於對火星的狂熱著迷,他搬到了亞利桑那州,建造起自己的天文台,多年來發表論文臆測:1)火星上曾經居住過的文明物種都是非凡的工程師;2)這些工程師建造運河,試圖拯救瀕死的火星 。

但問題在於:首先,Lowell基本是在隨意繪製火星上的運河,很明顯,他的繪圖和火星的實際情況有很大出入。他也許還會聲稱在牛糞裡發現了古羅馬。

「嗯……這也許是梵蒂岡,或是甜玉米。」

其次,更重要的是,"canali" 不是「運河」( canals)的意思,它實際是指「溝渠」,Schiaparelli只是描繪了一種天然的地貌差異。

「別扯了,夥計們,你們誰親眼見過火星?」——Giovanni Schiaparelli

總之,Schiaparelli很是不爽,因為所有人都將他的觀察和Lowell的胡說八道扯到一起,但等到真相大白時,一切都為時已晚。Lowell臭屁的想像力掀起了一股科幻潮流。H.G. Wells的《世界大戰》描繪了瀕於滅絕的火星人在垂死掙扎,Edgar Rice Burroughs的《火星公主》也描繪了火星上的垂死文明。

而我們假想出的近鄰「金星人」可從未受到過如此追捧。火星上的火星人在20世紀著實「火」了一陣,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小小的字母「i」。

No. 5 赫魯曉夫要恭敬地哀悼你

1956年,冷戰如火如荼,在美國人看來,蘇聯總理赫魯曉夫是他們的頭號敵人。他憑藉其在莫斯科波蘭大使館的一席講話鞏固了自己愚昧傲慢的美名。幾句開場白過後,他開始大談資本主義的糟糕透頂和共產主義的優越無敵,最後以一句傳奇佳話作結「我們會埋葬你!」

之後我們就可以擺雪天使了!

人們不禁聯想到蘇聯剛成功測試了一枚氫彈,赫魯曉夫此言明顯意在挑起一場核戰爭。美國媒體像狗見了肉骨頭似的對此新聞大肆渲染,把赫魯曉夫叫做「面紅耳赤、手舞足蹈」的大話王,還有很多美國人一想到好戰的赫魯曉夫真要將他們置之死地,就被嚇的屁滾尿流。要知道,這傢伙可不是卡扎菲或者口不擇言的第三世界專制君主。蘇聯不僅完全有能力將美國轟個底朝天,而且現在赫魯曉夫好像急不可耐,要發動核戰了。

但唯一的問題是:赫魯曉夫根本沒說過這樣的話。

事實上,他這句話的更準確翻譯應該是「當你被埋葬時,我們會在場。」

這句話在蘇聯很常用。赫魯曉夫的本意是「我們會比你們活得長久。」冷戰期間,像此類鼓吹「共產主義優於資本主義」的言論不絕於耳,但由於《時代週刊》的錯譯,美國人以為赫魯曉夫真要將他們埋葬在核戰中。整整三年,他都沒有澄清自己說的那句話。而美國認為赫魯曉夫迫不及待地要整死他們,採取了積極動作,蘇聯發射衛星Sputnik和世界第一枚洲際導彈,美國也熱火朝天地搞空間導彈研究。如果我們沒有誤解赫魯曉夫的意思,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會是美國人嗎?這將永遠是個謎了!


No.4卡特總統真讓波蘭人抓狂 


赫魯曉夫咆哮後的二十年,冷戰還在蔓延,這次輪到美國被翻譯耍弄了。讓人慶幸的是,這回遭劫的是美國總統吉米·卡特。1973年,卡特訪問波蘭,並舉行了美國在共產主義國家的首次新聞發佈會,會上卡特將應對共產黨人提出的問題,因此這次訪問意義重大。你可以想像,假如奧巴馬在塔利班國家舉辦新聞發佈會,然後在發佈會前一晚奧巴馬說想和塔利班上床,恭喜你——你終於能體會到卡特的波蘭之行是多麼讓人大跌眼鏡了!


「我欣賞你的發言,但是你死定了。」

卡特以150美金一天的價格雇了個連波蘭語都不會說的翻譯。這傢伙剛開口就出錯,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卡特開場說「我今天早上離開美國,」被翻譯成「我離開了美國,永遠都不回去了。」當他說「我此行的目的是瞭解你們的想法和對未來的期盼,」被翻譯成「我對Poles香腸飢渴難耐。」卡特對某種波蘭香腸的飢渴已經讓波蘭人夠抓狂不已了,雪上加霜的是這個口譯員竟然使用古體詞和俄語句法,而且還順帶作踐了一下波蘭憲法。卡特算是栽在他手裡了。


「這位美國總統還被問道:美國的牆壁是否都被塗成了屎色。」

那個口譯員被毫不留情地炒掉了,卡特為參加國宴又雇了一位翻譯。在國宴演講上,他說完第一句話後,為譯員停頓了一下,結果翻譯沒反應。卡特又說了一句,翻譯還是沒搭理他。很顯然,第二位翻譯的問題與前一任相反,他根本聽不懂卡特的英語,因此就沉默是金了,迫使波蘭領導人的隨同翻譯出手相助,收拾了這個爛攤子。當卡特終於離開波蘭時,他早已成為波蘭的國民笑柄了。

「問題:『上』燈泡需要幾個吉米·卡特?回答:2個——1個扔舊燈泡,1個非禮新燈泡。」

No.3一個單詞惹來了原子彈

1945年,盟軍已經做好結束二戰的準備了。他們發佈了《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向,否則予以「徹底摧毀」。然後盟軍就像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那樣惴惴不安地等待自己求愛的回應。

不出所料,日本記者急切地想知道政府對此威脅的反應,不斷催促首相鈴木貫太郎發表聲明。鈴木最終屈服了,召開了記者招待會,說了諸如「不予評論。我們正在考慮此事」之類的話。記者們失望而歸,日本政府最終做出決定,並告知美國,然後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是的,一切順利!

正如你所料,事實遠非如此,因為鈴木使用了單詞「默殺」(mokusatsu)表達「不予評論」的意思。問題是「默殺」(mokusatsu)還有「不理睬」、「置之不理」的意思,這個版本的翻譯傳到美國政府的耳朵裡。氣急敗壞的杜魯門表明了盟軍發佈《波茨坦公告》的真正原因,並在鈴木回應的10天后向廣島投了一個原子彈,相隔3天后,在長崎投了另一枚核彈。

美國不追求細節。

如果鈴木當初充分解釋一下自己措辭的真正意思,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了,但如今多說無益。無論是政客的措辭不幸,還是翻譯未能酌情選擇詞義,美國得到的唯一翻譯版本就是「日本剛剛十分不明智地回應道『讓盟軍放馬過來吧』」。

No.2 醫學翻譯是殺手

下面我們來關注一下古怪的醫學世界,在種族混雜的地方,比如紐約,由於經常和患者說不同的語言,醫生需要僱傭翻譯。不幸的是這些翻譯沒有醫學背景,在倉促翻譯的過程中難免出錯。舉個極端的例子,一個西班牙年輕人在暈倒前抱怨自己感到噁心("intoxicado")。譯者將其理解為「喝醉了」("intoxicated"),將這個病人按酒醉和嗑藥過度治療。


「你確定他的肺裡充滿了陰莖?」

事實上,他的噁心是由腦部血塊栓塞引起的,這導致了四肢麻痺。如果譯者費些功夫弄清這個詞的歧義,醫生會有更多的時間挽救病人。但美國醫院憑什麼必須知道「胃痛」的西班牙語怎麼說,畢竟在美國說西班牙語的人只有3500萬!

並不是所有的醫療翻譯事故都發生在急症室,事實上,藥房才是翻譯錯誤頻發的地方。早在2009年,美國各州要求藥房為患者提供必要的處方翻譯。因為藥房經營者的吝嗇小氣,他們只用電腦軟件應付翻譯,紐約布朗克斯區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3%的藥房僱傭了專職翻譯人員。

「你身上著火了?抱歉,先生,我不知道『pantalones』的意思。」

藥房的翻譯程序也在被調查之列,超過半數的處方翻譯存在嚴重錯誤,比如,「口服」被翻譯成「小服」,「兩次」被翻譯成「兩個吻」,在一個極端例子中,一類血壓藥的服用說明要求患者一天服藥11次,而不是1次(once),因為「once」在西班牙語裡是11的意思。

「一天服用416粒,72年以後聯繫我。」

一個醫生研究了西班牙裔病人在兒科的13次問診錄音,其中6次有專職翻譯在場,7次是患者家人或護士充當的臨時翻譯。你最好坐下來,聽我們宣佈結果:

專職翻譯犯錯231次;53%的錯誤會造成潛在醫療事故。臨時翻譯犯錯165次,77%的錯誤有潛在醫療風險。

No.1 漢字「干」(四聲調)搞暈中國

你懂中式英語嗎?瞭解那些網絡熱炒的「中轉英」標識嗎?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源於一個中文字「干」(四聲調)。

這個蠢貨。

在做出解釋之前,先給你普及一下普通話知識。眾所周知,普通話是種複雜離譜的語言,所有單詞用字形不同的傳統方式寫就,而且還有大量的同音異義詞。有一首名為《施氏食獅史》的古詩,用了「shi」音節的92種變體異義字。因為它的高難度,在20世紀中期,人們發明了普通話的簡化表達方式「拼音」。

你看?很簡單吧!

但那和「干」(四聲調)有何關係呢?GAN4不能被讀作「干四」,它表示「干」(四聲調)。「干」(一聲調)有「乾燥」的意思,人們在雜貨店經常使用。而「干」(四聲調)是指「和…性交」,這下你能猜到會出啥狀況了吧!

地理信息系統研究(GIS search)包含了很多此類例子。最合理的解釋是,百貨店主使用了糟爛的翻譯程序,它自動將任何發「gan」的字翻譯成「性交」,這在我們看來是很嚴重的失誤——彷彿是「英翻中」程序無論在何語境下,總是將「runs」翻譯成「腹瀉」一樣。

原文出處:6 Mistransla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原文作者:Rohan Ramakrishnan
譯者:marty2011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睡前吃零食可以幫助睡眠?

一定有人告訴你睡前不要吃一些有的沒的,原因是這樣會讓你肥胖。但這裡要告訴你的是,如果你選了正確的零食不但可以幫助你睡得更香甜而且不會增加身體負擔。特別是如果你傾向於老早就吃晚飯,或者你活動量很大(或兩者),睡前吃零食將有助於在漫長的夜晚穩定血糖,在德州大學資深臨床營養師 Stephanie Maxson做了以上解釋。

為什麼你應該關心血糖?由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血糖的高低可以刺激或趨緩你的食慾和體能狀態,影響身體去判斷該儲存或燃燒脂肪? “低血糖,早上會導致一個人感覺遲鈍,並使其下床更加困難,”Maxson解釋,低血糖還會讓你在半夜醒過來或以其他方式擾亂你的睡眠。

如果你打算10或12或14個小時沒有進食,要去保持血糖均衡,這非常困難!Maxson說。(這也是為什麼,她和其他許多營養專家都強調吃早餐的重要性。)

“如果你認為睡覺不需要任何能量,這絕對是個神話!”Cassie Bjork,HealthySimpleLife.com的營養師和創始人補充說,睡前小吃不僅可以正確的提供你身體需要燃燒的卡路里,還可以抑制飢餓荷爾蒙產出,相反的身體儲存的脂肪會獲得釋放。

然而,吃一桶冰淇淋是不會對你有任何好處。相反,你應該攝取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非澱粉蔬菜,爆米花,水果,Maxson說。這些食物分解緩 慢,因此有助於防止血糖峰值或超標,不會弄亂你的睡眠或食慾,她解釋說。對於運動員來說,在睡前小吃加入像火雞或雞肉的蛋白質可以在夜間幫助肌肉修復,同 時還提供了必需的氨基酸,這有利於睡眠而且不會發胖。它可以進一步放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進入你的系統,比約克說。如果你經常醒來肚餓或疲倦,可以吃一些酪 梨或花生醬或爆米花,這些都非常有幫助。

羅馬琳達大學的公共健康和營養系教授Joan Sabaté博士建議,一定要避免像很甜的餅乾,麥片,或幾乎任何傳統甜品類食品。這些甜品的製程之中往往營養物質都已經流失,你的身體迅速吸收他們,往往會快速讓你的血糖飆高,它使得你更難睡覺,Sabaté解釋。

任何具有咖啡因的東西也是,包括睡前吃巧克力也是一個壞主意,Maxson說。

原文出處:

是的~我有成人內容

收到Google通知我有成人內容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只是難得有時間進行調整。今天做了一下變更設定,成人就成人吧~請各位好友見諒喔!Blog的導向不變。

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有錢的確比沒錢好?

有錢的確比沒錢好,但絕對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

除非你生下來就有錢,否則你人生中總有些時刻會幻想著成為富翁。

你懂的,富有的沒邊兒了,中彩票,過著名利雙收的生活,有著修剪整齊的草坪和超大游泳池的豪宅,私人海島,超豪跑車,私人飛機,此外,還有足夠多的錢讓你無論什麼時候都能想幹嘛就幹嘛。

那些極少數夢想成真的人究竟經歷了什麼?我們找到了問答網站Quora來提供一些參考:有錢到底值不值?

概括而言:有錢的確比沒錢好,但絕對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

真實案例:

金錢帶來改變——有時變得更好,有時變得更壞。

卡洛 費羅就見證了原本貧窮的父母成了百萬富翁,由於一家原本開在她家閒置臥室的印刷公司生意逐漸擴大,隨著利潤而來的是一種對過剩的迷戀。

「我媽媽變得對金錢上癮,什麼東西都沒夠。」費羅說,多年後,家庭關係最終破裂了。「經歷了整個過程,我想說讓生活變得更舒適是可以的,但是變富豪還是算了吧。」

穆雷 莫里森對此深表認同。上世紀90年代,他把自己的卡車公司賣了,賺了一大筆錢。他也得到了一樣將永遠伴隨他的東西。「金錢帶來舒適,」莫里森說,「舒適並不是快樂或滿足。之後的那些年我感到自己空虛得像鼓一樣。舒適固然不錯,但還是快樂更能帶給人滿足。」

財富也會使人們的本性更容易顯現出來,保羅 布徹補充說。「總體而言, 財富強化了人們的本性。如果你是XX樣的人,有錢之後你會更加XX。而如果你在掙錢之外還有其他的追求和目的,那麼金錢可以讓你自由去幹自己真正在乎的事。」

對斯圖 蘇維曼而言,他的追求就是繼續工作。「我辛勤工作了15年之後賣了自己的軟件公司。拿到8位數的酬金後卻只休息了5天。你需要找點樂子做。」他寫道。「我立馬開了一家新公司,感覺開心多了。」

有錢帶來的問題

有錢可能是弊大於利的。「當你有錢了以後,首先就是你永遠不能再抱怨任何事情,」一名隱去姓名的回答者指出,「因為大多數人覺得富有就是天堂,你在公眾面前就不能再流露出任何人性的需求或是沮喪的情緒。但其實你還是個活生生的人,而大多數人卻並不認為你是。」

有錢帶來的另一些弊端會影響到你與朋友和家人的關係。「好多人現在對你有所求,但很難判斷一個人對你好是因為喜歡你本人還是因為你的錢。」那位隱去姓名的回答者繼續寫道,「如果你還未婚,那麼在努力辨別你的另一半究竟是愛上你還是愛上你的錢的過程中,祝你好運吧!」

有錢的好處

儘管會帶來以上問題,大多數回答者還是表示變富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有錢比沒錢要好,但絕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一位因為出售一項技術獲得1500萬美元的回答者指出,「首先,有錢帶給你的真正好處之一就是你不必再為錢過於擔心。雖然還會有一些你負擔不起(但你希望可以負擔)的花銷,但絕大多數開銷你已經可以不必斤斤計較了。這一點無疑是變得更好了。」

克里斯托弗 安古斯因為賣了自己的四家創業公司而發了財,他說「我還是更希望有錢,鑑於過去這7年裡有錢讓我得到的自由和經歷是許多人一輩子都不會有的。比如,有一年我度假了25次,還比如在一個週六晚上花掉了2萬美元。」

更高的預期

隨著財富的增加,人的期待也在改變。「所有事都是相關的。第一個月開奧迪或者去高級餐廳吃飯,你的確很享受,」那位隱去姓名的回答者寫道,「但之後你就會逐漸適應,你就會嚮往更好層次的東西。問題就在於你的預期變了,所有預期之下的東西已經不再讓你感到像以前一樣興奮了。」

安古斯說,自從20多歲以來,他得到的錢已經多到讓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很快他就覺得無聊了。「我發現,當你有錢到幾乎任何商品都觸手可及的時候,在我沒錢的時候那種對於買不起的東西的渴望和興奮就沒有了。一輛保時捷已經遠遠不夠了,隨後的三年間我又買了5輛保時捷和其他超級跑車。」安古斯說。「為了吸引注意並讓人們願意跟我在一起,我變得對購買這些像征性的商品上癮了。」

孤獨感

另一位白手起家的、如今身價2000萬美元的富豪說財富成為了真正的負擔。「我在35、6歲的時候掙了一大筆錢,那時我想要更多錢,我也做到了,但實際上我覺得可能並不值得。對於我的職業生涯和整個人生來說,也許致富得更慢一些也許會更好。」

問題就在於"要放棄財富是不可能的,」那名科技企業家寫道。「變得有錢可能的確沒有那麼好,但你一旦有錢了,你就想一直有錢下去。」

出處:BBC Quora Column
譯者:hollow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