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部落客與新聞報紙的差別


每當有人指出傳統報紙的種種缺點,我總是可以看見同樣的吐臭:報紙才是真正在"報導"新聞,而廣大的部落客們只不過是在盲目的轉載而已。Techdirt刊登過一篇文章"報紙的盜版危機"中有提到這個問題,但是沒有深入到問題的核心,也就是--"報導新聞"和"散佈新聞"二者其實是很難定義的。在這片文章的評論中,一位暱稱陌生博士(Doctor Strange)的網友說:

如果現在在Google上輸入"麥可傑克森 藥物"這類關鍵字,可以搜索到大概5454篇同主題的文章。我可以保證這5454篇文章的作者,絕不是每個寫的都是傑克遜的第一手新聞。這其中有些確實是第一手的新聞,絕大部分的則是轉載,翻寫,甚至是盜用。


問題出在我們對"新聞"的傳統定義。通常我們認為,新聞就是指:麥可傑克森之死,聯合國高峰會,交通事故...等等之類的訊息。而且新聞需要記者到達現場,拍攝照片,採訪路人等等。毫無疑問,我剛才舉的例子都是新聞。但是,現在我來告訴你另一種新聞。某人發現Digg的排名公式改變了,導致他的部落格難以登上排行榜,這是新聞;某人發現了iPhone最新BUG,這是新聞;某人分析Google Trends並發現,現在沒人在搜尋"性愛"這個關鍵字了,這也算是新聞。

我還要告訴你,是誰專門在寫這一類的新聞:那就是部落客。部落客就是這樣一炮而紅的,因為他們不僅翻遍大型媒體出版物的訊息,添上他們的主觀看法,而且有著這樣一群人熱衷於討論飛機上哪一個座位是最舒服的?然後他們開了個部落格討論這個主題---而你在報紙上根本找不到這樣的訊息。

另一個對部落客的誤解源自傳統報紙業認為所有的部落客都如出一轍:就好像所有的部落客都是時代周刊的翻版。這只能針對那些專門播報新聞的部落客--它們可以說是廉價的,善變的,制式化的新聞轉貼平台。其實,部落格是何其豐富多樣。有的部落客只是每週寫一篇貓狗日記;有的部落客則是每天更新超過20次。有些部落客只發表主觀看法,有些只為了搞笑,有些只發佈第一手資料,也有些專門寫評論,更有的什麼主題都寫一點。這就是為什麼每次新聞報紙把部落客列為傷害它們的"頭號大敵"的陰謀,都無法得逞的原因。它們也用盡心思來搞亂我們的線上自由和隱私。我不希望報紙坐以待斃。無論怎樣,它們應該承認當前的事實:部落客很堅強,部落客影響很廣,部落格很吸引人,部落客懂得分享。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美式畫風Mathieu Reynès的作品

這是擁有漂亮美式畫風Mathieu Reynès的作品,看到這些有點讓我聯想起蜘蛛人或是超人之類的美式漫畫風格。想看他更多的作品請參觀他的部落格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衣櫃裡的黑店

OAKVILLE, IA- JUNE 20:  Flood waters reach int...Image by Getty Images via Daylife

有個女人趁她老公不在的時候把客兄帶回家偷情。她九歲的兒子碰巧回來,看見他們於是就躲在臥室的衣櫃裡。

女人的老公回來了,她趕緊把客兄推進衣櫃,卻沒有發現小男孩已經在裡面了。

小男孩說:「這裡可真黑。」

那個男人說:「是蠻黑的。」

小男孩:「我有個棒球。」

男人:「那很好啊。」

小男孩:「你想買嗎?」

男人:「不,謝謝。」

小男孩:「我爸爸可在外面哦。」

男人:「好吧,多少錢?」

小男孩:「250美元。」

幾週後,這一幕又重演了。女人的客兄又跟小男孩擠到了衣櫃裡。

小男孩說:「這裡可真黑。」

那個男人說:「是蠻黑的。」

小男孩:「我有個棒球手套。」

男人這次學乖了:「你要多少錢?」

小男孩:「750美元。」

男人:「……成交。」

幾天以後,男孩的父親跟男孩說:「拿著手套,我們出去玩接球。」

男孩說:「不行,我已經把我的棒球和手套都賣了。」

父親問:「賣了多少錢?」

男孩:「1000美元。」

父親說:「跟你的朋友要這麼高的價也太機車了吧。這兩樣東西根本不值這麼多錢。不行,我這就帶你去教堂懺悔。」

他們去了教堂。父親讓男孩進了告解室,關上了門。

小男孩說:「這裡可真黑。」

神父說:「少跟我來這套!你現在在我的衣櫃裡。」

參考出處:
http://www.jokes2go.com/jokes/26596.html?17

Reblog this post [with Zemanta]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黑洞

這是一部叫做黑洞的PV,礦物與棉絮的場景營造詭異的情境,其中女生淋浴的一幕也是相當感覺陰冷。整個氣氛搭配背景音樂相當得體,有趣。

blackhole from arjanM on Vim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