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網路上的匿名,終將成為歷史
虛擬世界的界限越來越模糊。Web2.0將你的身份一點一點的揭露出來:一張照片,一個Stumble收藏,一句twitter,一個Digg連結... 等等。但是社交媒體的興起只是重塑網路新時代的變革之一。在未來的網路時代,我們不再需要匿名。有人說現在就不需要匿名了,但是我們還是能看到很多人在 twitter和myspace上冒充別人的名字。但是,這種現象很快會消失無蹤。
現在「假冒」也是一項罪名
Lori Drew MySpace審判已經畫上句號。一名女子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在網上建立了虛擬身份,幫助女兒欺負別的孩子。法官裁決該女子建立虛假身份罪名成立。此案的影響必將深遠。美國傳統基金的資深法律政策分析家Andrew Grossman說:「如果此次裁決生效,那麼這將意味著所有網站都要重新定義刑法。這是一項意義深遠的變革,無足輕重的用戶協議變成了舉足輕重的犯罪限制條例。」
驗證「真」我
為了去掉虛假用戶,很多網站推出了新的驗證方式,Facebook 連接(Connect), Google 好友連接(Friend Connect), 以及 Yahoo's 開放戰略(Open Strategy),都在試圖佔領用戶網路身份管理的制高點。但不管誰是贏家,網路匿名都將受到威脅。
單一身份的心理學影響
現在連 Google, Microsoft, Yahoo, 甚至新選總統Obama都開始支持OpenID了。有了這種通用身份,你會帶著成套的用戶資料訪問很多網站。 儘管很多用戶都不懂OpenID技術,但是單一身份對人們的心理學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不管身份是真是假,單一的網路身份意味著可以跟蹤用戶的活動。
用戶數據霸主
還是Google!!我們經常拿來討論的這家公司將成為我們的新霸主。事實上我們在使用Google的免費產品時提供了大量用戶數據。正如Allen Stern本週末在"Google 知道我在哪裡,我做什麼."一文中所言。(更多請看 Google的用戶數據帝國).
Orwell 在他的大師級作品中的想像早就落伍了。在他的書中,通過電視螢幕對人們進行監視。而現在,我們已經建立起一個新世界,我們還糊裡糊塗、心甘情願地把我們的 數據和私人身份信息交給一家上市公司,因為他們承諾自己值得信賴。 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到最後你成了魔鬼的晚餐。
努力適應
我們的社會在很多方面正在適應匿名缺失帶來的挑戰。Facebook上的搞怪照片可能會讓你丟掉工作,而且再也找不到新工作。但是如何劃分公共和私人的空間界線呢?因為很多人認為,給人拍照、錄影(未經許可)然後立即發佈到網上,這在社交上來講是可以接受的。
維持良好聲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公共場合行為得當。不要再做深夜外出的壞男人?不要在朋友面前耍笨?不是這個意思,只要你能接受這麼做的後果就行。
當匿名時代結束時,你就不再是真實的你。我們會建立一個不同的虛擬身份。電視真人秀會影響參與者的行為方式,我們的個人品牌形象將成為我們的公共身份,進而成為我們的個人身份。
沒有多壞,只是變得不一樣
實際上失去網路匿名也不全是壞事。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從一個地方得到搜尋數據,簡單的登錄,瀏覽歷史,社交網路。但是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必須提供我們的身份和個人信息。當那些讓我們出賣自己的公司從中牟利時,後悔已經來不及,要怪只能怪自己。
參考出處:
http://www.readwriteweb.com/archives/the_end_of_online_anonymit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