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種類繁多,按產地分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台式月餅、滇式月餅、港式月餅、潮式月餅、甚至日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鹹味、咸甜味、麻辣味;從餡心講,有五仁、豆沙、冰糖、黑芝麻、火腿月餅等;按餅皮分,則有漿皮、混糖皮、酥皮三大類。
透著玉樣色澤的龍鳳呈祥冰皮月餅
如梅花般綻放的月餅
絕對的東西方結合物冰淇淋月餅
絕對不能吃的純銀月餅
月餅最初是給仙人吃的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而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就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閉花羞月」的美女貂蟬拜月的時候,案几上是不是也放著這麼幾疊月餅呢?
「月餅」一名來頭大,竟是楊貴妃賜名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事實證明美女的魅力是巨大的,這 「胡餅」從此被「月餅」替代了。
這月餅的來歷還有個傳說,也跟李隆基有關係。說是在一個仲秋之夜,李隆基在宮中賞月,身旁道士羅公遠變法術,將手杖扔向雲天化為一道長橋,邀皇帝同遊月宮。兩人走過長橋,眼前忽現一座宮院,上書「廣寒清虛之府」。再看宮內仙山瓊閣引人入勝。宮中嫦娥命宮女捧上可口仙餅讓客人品嚐,並觀賞了天仙們表演的輕歌曼舞。待回到人間,玄宗就命人照月宮所見所聞一一仿造下來。此後,人間就有了「霓裳羽衣曲」和形如圓月的「月餅」。
冰淇淋水果月餅
廣式月餅中的大眾臉單黃蓮蓉月
有些像綠豆糕的抹茶月餅
小家碧玉般的綠豆月餅
中秋吃月餅原來是古代慶功宴?
傳說唐高祖武德年間,有邊寇犯境。李靖帥師出征,大獲全勝,剛好在中秋節那天凱旋回到長安。那天的長安城內外通宵歡慶,有個吐蕃人獻餅祝捷,高祖當即取出圓餅用手指著明月笑著說:「應將胡餅邀蟾蜍。」然後就將這些餅分給將士們吃了。將士們心情激動,這可是皇帝御賜的東西啊。這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就在市井中流傳開了。
中秋月餅的地位是哪朝奠定的?
雖然在唐朝部分地區就有了月餅,但月餅風靡全國還是在宋朝。為什麼呀?這只能說偶像魅力是無窮的。原來北宋皇家喜歡在中秋吃月餅,這樣一來各地紛紛效仿,中秋食月就成了全國性習俗。
月餅是古代地下工作者的好夥伴
傳說元代末年,統治者實行「三家養一元,五家一菜萬」的殘暴統治壓迫,朱元璋組織農民起義,特製了一批大圓餅,裡面暗藏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起義,結果起義成功,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朝廷對這有功的月餅大家讚賞,中秋食餅的習俗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
還有的說這用月餅夾字條約定起義的不是朱元璋的主意而是張士誠。他利用中秋親友互贈月餅的習俗,在月餅餡中夾進起義的字條,約齊各地人馬在中秋節舉事。只是最後坐上皇帝寶座的是朱元璋,這份功勞就被後人算到明太祖頭上了。
還有的說這用餅夾字條的做法可不是明朝人的首創,而是古已有之。那時沒有電話電報,兩國交戰,軍隊調度都靠傳令兵東跑西跑,消息太不安全了。為了防止消息走漏,將帥們想出的一個主意:把紙條捲好放在一個圓餅裡。
參考出處:
http://www.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