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用GDP來定義衰退已經不合時宜

已經期待衡量衰退的新指標很久了


一些惹人討厭的陳詞濫調又開始出現了。報紙上充斥著哪些重要經濟體將會因為信貸危機而首先陷入衰退的預測。而答案很大程度上取決在對於「衰退」如何定義。大多數經濟學家以實際GDP下降為標準。但這產生了很多混亂;我們需要對衰退的標準定義進行反思。

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的GDP年增長率出人意料地增長了3.3%,然而歐洲地區和日本的國民產出下降,英國則持平。很多經濟學家都估計日本和歐洲地區在3個月後,最晚到9月份就能看到第二季度也會出現下滑。根據廣泛採用的指標憑經驗推斷,這將導致它們陷入衰退,而美國至今為止避免了這個命運。但用GDP以外的方法測量,美國在過去一年中經濟增長落後於其他國家。


這份圖表展現了自2007年8月信貸危機爆發以來,判斷經濟下滑的數種不同方式。在GDP增長方面,美國的表現比歐洲和日本較好。然而,失業率情況提供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種版本。美國的失業率從一年前的4.7%上升到了8月的6.1%,這與科技網絡泡沫破裂後經濟放緩時期的6.3%相比,可說近在咫尺。其他國家只發佈了7月份的數據,但失業率只比去年變動了一點點:日本上升0.2%,歐洲地區則實現輕微下降(儘管其增長的絕對值還是較美國高)。另外一些指標,人均GDP,考慮到美國人口在迅速增長,但日本則開始減少。從2007年第三季度開始,美國的人均收入增長就停滯不前,而日本取得了最大幅度的增長。

對一般人來說,失業率大幅增長就意味著衰退。與此相反,經濟學家們愚蠢地習慣於把連續兩個季度GDP下滑定義為衰退。如果一個經濟體在一季度增長了2%並且在接下來的兩個季度中都減少到了0.5%,就會被認為是衰退。但如果GDP在一季度下降了2%,二季度增長0.5%,三季度又下降2%,卻可以避免被認為是衰退,即使這個經濟體明顯地衰弱。

然而,不僅是「連續兩季」規律有缺陷;GDP數據本身就具有誤導性。首先,它們允許被大幅修改。高盛經濟學家凱文·戴利的分析指出,從1999年開始,美國的最初公佈的每季度GDP增長通常要比最終結算平均調低0.4%。相比之下,歐洲地區和英國的數據則比最終結算平均調高0.5%。確實有理由相信,美國最近公佈的增長可能還要被調低。一個可供選擇的指標,國內收入總值(GDI),理論上說應該與GDP保持一致。然而,從2007年第三季度至今,實際GDI只上升了0.1%,遠低於1%的GDP增長。由聯邦儲備局的經濟學家所做的研究指出,GDI在測量衰退開始方面,往往比GDP更可靠。


開發測量衰退的工具


有很多很好的理由支持在測量衰退或比較各個經濟體的放緩幅度時,不要太倚重於GDP。美國對於衰退的官方仲裁人,國家經濟分析局(NBER)商業週期測定委員會,就基於每月公佈的工業生產、失業、實際收入和批發零售貿易等數據做出判斷。它還沒決定衰退是否已經發生。但即使是NBER用更加精密的方法把衰退定義為經濟活動的減少,還是顯得過於簡單了。在比較處於不同週期的不同國家的衰退程度時,這會產生問題。假設A國長期潛在增長率保持在3%,而B國由於勞動力增長緩慢,潛在增長只有1.5%。年GDP增長2%會導致A國失業率上升(看上去像衰退),而B國失業率下降。同樣的,如果較快發展的生產力增長推動一國的增長率,就像美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那樣,經濟衰退也不可能引起產出的絕對下降。

這說明把衰退定義為,增長顯著地低於潛在增長率,更為明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美國和英國的潛在增長率比日本和歐洲地區要高。圖表的右下方顯示從去年三季度開始,這四個經濟體的增長都低於了潛在增長率,但英國相對於潛在增長率下降得最多,緊跟其後的就是美國。

但對衰退來說,即使這是個較好的定義,但潛在增長率很難測算,而GDP數據的經常修改仍是一個問題。一個解決方法是更加關注失業人數,雖然這也不是最好的,但起碼不會被修改而且更及時。失業增長是增長低於潛在增長率的很好的徵兆。更優越的是,它結合了普通群眾對衰退的一般定義。在過去半個世紀中,只要美國的失業率增長0.5%或更多,NBER隨後(經常要很久之後)都宣佈進入衰退。歐洲公司裁員較慢,所以失業數據可能是個滯後的指標。即使如此,失業率經常在衰退發生後數月開始上升。

就像老笑話說的:當你的鄰居失去他的工作,就是經濟放緩。當你失去工作,就是經濟衰退。但當經濟學家失去工作,就是大蕭條。忽視最近失業增加經濟學家們,活該丟掉飯碗。

參考出處:
http://www.economist.com/finance/economicsfocus/displaystory.cfm?story_id=12207987